关键词:林业发展 新农村建设 农业农村论文发表范文
一、林业生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中的兴林,是以森林生态、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功能充分发挥为特征的兴林;其富民,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对林业多方面需求得到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富民。兴林是富民的重要途径,富民是兴林的根本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快生态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
(1)林业生态建设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实现“生产发展”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林业生态建设是实现村容整洁的根本途径林业生态建设是村容整洁的重要保障。国家启动的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四旁植树等工程,对于保持水土、保护农田、治理荒漠化,防治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村容整洁的治本之策。
(3)生态良好是农村生活宽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生活宽裕包括衣、食、住、行、文、教、医、卫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改善,而这些指标无一不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4)生态良好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的标志。
二、以林业建设促进园林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遏制生态恶化,全面提升农村绿化水平,改善生态和自然面貌,实现“村边森林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隙地全绿化”的生态秀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总体目标下,通过以下的重点林业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
(1)以标准化建设推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近年国家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生态公益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副特产等各个领域的系列标准,对国家林业生产、生态及产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加快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建立健全良好的产权关系,以责、权、利一体化的体制构架与运行机制,实现对财产所有者的资产的保值增值。
(3)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实行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制度,通过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林农提供一种森林经营者进行自主选择森林功能用途的机制和实现森林功能的机会。
(4)实现从林权管理向林地管理的转变现代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确有必要及时地转变到以地权管理的重心方面来。
(5)调整政府的林业投资政策和管理职能。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总要求,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政策手段,引导和调控林业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切实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其公共管理能力。
(6)建设类型及具体措施结合广安实际,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以美化、绿化村庄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整村推进的方式,建设各具特色的“富裕生态家园”示范点。
①城中村、郊区村和园区村庄建设绿化,主要街道两侧至少各栽植1行适宜的花灌、乔木树,达到绿化美化香化;农户庭院栽植乔、灌、花、藤或经济植物,实现庭院绿化;村庄绿化合理布局,搞好景点绿化。
②地处山区或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村建设村庄内绿化,主要的进村路或街道至少要栽植1行乔木;农户庭院要栽植乔、灌、花、藤本或经济类植物,实现庭院绿化。
③农田林网建设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采取“挖好隔离沟、防止树根窜到农田里;栽植深根性、不易串根的树种;栽植窄、半、矮冠树种;避开根系分布层、及时采伐更新”等技术措施,加快农田林网建设,宜林网耕地必须全部实现高标准农田林网化。
三、发展林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1)必须分林种,找准侧重点在立地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规模发展经济林果、木竹原料、苗木花卉、木本粮油、森林蔬菜,并进行产品深加工,让农民从林业发展中直接受益。
(2)必须分区域,找准突破口林业发展要打破行政界限分区域重点规划,逐步实现绿化、美化、产业化的目标,构建山上生态林、地头经济林、路旁原料林、城郊花木林、农民房前屋后花果林的新农村生态景观。
(3)必须分阶段,确定新目标在抓住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契机,大力营造生态林,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基础上,第一阶段全面改造交通沿线的低质低效林,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本建成林业产业基地。第二阶段初步建成以森林旅游和木竹材、森林蔬菜、绿色果品、珍稀花木以及特有动植物制品与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和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
(4)必须分产业,推出好项目根据丰富的森林资源,将木本草本植物、陆生野生动物等多种物种开发出大产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在不同阶段,分产业推出好项目,既能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又能促进新农村建设。